公告

我的分类(专题)


最新日志

最新回复

留言板

统计

链接



秋天怎样养身??
wangshi 发表于 2005-12-10 21:12:57

一、护养脾胃

  初秋季节,早晚稍凉,但中午气候仍很热,这是因为天暑未去,地湿蒸腾之故,人在其中易受湿邪所伤,脾胃尤甚。所以初秋阶段患消化疲乏疾病者多,如伤寒、菌痢、胃肠炎。要点有三:
    1.饮食宜洁,防止病从口入;
    2.忌肥甘厚味。因肥甘助湿,厚味生热;
    3.若已被显热之邪所伤,如出现胸闷、口苦、发烧、呕吐、腹泻,除应积极治疗外,应多吃健脾开胃的食物,如薏米、冬瓜、莲子等;

    二、注重养肺
  秋天天气干燥,为秋天之主气,而肺通过鼻孔与外界相通,易被燥伤,发生肺炎,哮喘等症。所以秋天养生保养好肺脏至关重要。其方法是:
    1.常笑益肺。秋风叶落,草木凋零,最易使人(特别是老年人和体质虚弱者,触景生情,引发垂暮忧郁情绪。中医学告诫我们“忧伤肺”。所以老弱者金秋养生应心情开朗,常想常做令人快乐的事;步行于山峦田野之中开怀大笑,或经常听听相声、说说笑笑,自己找乐,都能使肺气升发,血液循环加快,心肺气血调和。
    2.补水益肺。水为生命之本,秋天干燥的气候,能使人的皮肤每日至少蒸发600毫升以上的水,加之尿液,粪便排出的水,每天至少也需饮水2000毫升,这样才能保证呼吸道润滑,减少损伤。

    三、注意养阴,少辛多酸
  秋天由于气候逐渐由热转寒,处于阳消阴长过渡阶段,人体生理活动也随之改变。养生学讲,秋天要注意阴精内收,秋燥最伤人体阴液,不但易使人口干舌燥,咳嗽、皮肤上易出现细小裂纹,更易使胃肠津液亏少而发生便秘。便秘易产生“内毒素”,使人中毒,出现腹胀、头晕、不思饮食等症状。经常便秘更是结肠癌、直肠癌的重要诱因。因此保护好体内阴精也是秋季养生的重要方法。在饮食上要“少辛多酸”。少辛是指秋天要少吃辛辣食品以防止肺气过盛。肺气盛易伤肝脏。中医说:“金克木”(肺属金、肝属木)。“秋冻”是一种积极有效的养生方法。所谓“秋冻”就是说,入秋不要忙添衣,要让肌体“冻一冻”。不要一见秋天来了就急忙增穿很多衣服,过早地把自己“捂”后起来。这样会引起出汗多,消耗阴液,违背阴精内收和秋季养生原则,对自身健康并没好处。《黄帝内经》说,秋天宜“早早起”。

    四、加强运动锻炼
  秋天,天高气爽,气候宜人,是锻炼身体,增强体质的好季节。随着气温的逐渐降低,人在活动的时候,不会再像夏天那样出汗了,体能消耗也在逐渐减少。所以运动量可以加大了,锻炼时间也可以长些了,这对抵御即将到来的冬季严寒十分有利。秋天是肥胖者减肥的好时节。因为人体的发胖常会随气候的变化而变;夏天由于气候炎热,出汗多,能量消耗大,脂肪细胞代谢速度快,减肥效果会好些。但是到了秋天,随着天气一天天地变冷,脂肪细胞便开始积聚,防止热量扩散,起到冬天保温作用。这时若不及时加强运动锻炼,对脂肪细胞积聚不加抑制,就会渐渐胖起来,不仅影响形体美,还易诱发心血管病,或使原有的心管病加重。

阅读全文() | 回复(0) | 引用通告() | 编辑

Powered by Oblog.